东阳木雕历史溯源
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,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。据东阳《康熙新志》载,唐太和年间,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、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,其宅院“高楼画栏耀人目,其下步廊几半里”。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、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,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,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。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,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!
当明代盛行雕刻木板印书后,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**产地。主要制作罗汉、佛像及宫殿、寺庙、园林、住宅等建筑装饰。至清代乾隆年间,东阳木雕已**全国,当时约有400余名能工巧匠进京修缮宫殿,有的艺人被觅选进宫雕制宫灯及龙床、龙椅、案几等、后来又发展到在民间雕刻花床、箱柜等家具用品。东阳木雕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,形成整套的技艺和完善的风格,现存有卢宅“肃雍堂”和白坦“务本堂”、马上桥“一经堂”等明清古建筑及“千工床”“十里红妆”等家具!
东阳木雕的打坯技艺
传统的东阳木雕师徒相授,“三年徒弟,四年半作”,设计制作不分家。当代的东阳木雕已经分化为设计、打坯、修光三大工种,打坯和修光的分工始于20世纪初工厂化生产之后,到了20世纪50年代,设计又从制作过程中独立出来。打坯,是东阳木雕技艺的核心。老一代艺人学艺都是从简单的修光开始,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再学打坯。打坯要完成作品的立体造型,是作品关键性的工序,既要把设计图稿的平面线条变成立体图像,又要为修光完成了基本造型,确定作品的概貌基调。而今一些作品的种种不足,其要害问题大多与不懂打坯有关:对于设计而言,不懂打坯,你就很难设计出“立体”的图稿,图稿不好,打坯工就无法做出你的设计效果;对修光而言,不懂打坯,你就难以为作品“锦上添花”。
仿古门窗厂家教您辨别新旧仿古
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制作的时候考虑到不同的因素,因此有些不良商家也会在仿古门窗上面做一些手脚。有些是直接将不用的仿古门窗使用翻新的技术然后售卖了。那么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,该怎么样去辨别仿古门窗的新旧呢。仿古门窗厂家在制作这么多年的仿古门窗的经验上得知,新的仿古门窗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可以闻味道。一些新的仿古门窗在制作的时候,厂家往往是会遵循着木材的特性来制作的,因此一般在制作完成的成品是不会使用过多的装饰,所以新的仿古门窗上会有一股淡淡的木头的味道,但是就的仿古门窗就不会有这样的味道,有的是油漆的味道。